古籍整理研究所概况
★ 西北师大古籍整理研究所创建于 1983年,是国内高校第一批创立的古籍研究所,也是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直接联系单位,1998年教育部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单位,2003年批准具有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权。本所主要研究方向:古代文学文献、敦煌文献、西北地方文献、古籍整理研究、目录版本学等。
★ 著名语言学家彭铎教授任首任所长,路志霄副教授任常务副所长、李庆善教授任副所长,共同开创了研究所的新局面。在第二任所长著名音韵学与古代文学研究专家郭晋稀教授、常务副所长路志霄副教授,第三任所长胡大浚教授、副所长伏俊琏教授,第四任所长赵逵夫教授、副所长郝润华教授,第五任所长郝润华教授带领下,经过几代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逐渐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研究特色,即文献整理与文献研究相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研究相结合、地方文献整理与地域文化研究相结合、丝绸之路文献与经典文献整理研究相结合。
★ 古籍所现有专职研究人员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6人具有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2人。名誉所长赵逵夫教授、所长漆子扬教授、副所长丁宏武教授。目前设立三套丛书:《陇右文献丛书》《丝绸之路文献丛书》《文史研究专刊》,编委会分别由30位知名学者组成,赵逵夫先生任编委会主任,漆子扬、丁宏武任副主任。每位老师学有专长,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赵逵夫老师以先秦文学与文化为主、漆子扬老师以汉代学术和明清文学文献为主、丁宏武老师以汉魏宗教和河陇文学文献为主、张科老师以古典文献数据库建设为主、杜志强老师以六朝家族文学文献为主、王兴芬老师以古典小说文献为主、许琰老师以古典文献应用和唐宋文学文献为主、景浩老师以敦煌文献为主。
★ 本所创建三十多年来,坚持整理与研究并重、宏观与微观结合的研究方法,立足甘肃,放眼西北,面向全国,既注重传统文献文化的整理与研究,更着意于一路一带的文献整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先后出版四十余部学术著作,在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代表性著作有彭铎《〈潜夫论笺〉校正》《群书序跋举要》《唐诗三百首词典》《文言文校读》、郭晋稀《声类疏证》《剪韭轩述学》 《诗辩新探》、李鼎文《续敦煌实录校补》《甘肃文史丛稿》、 路志霄 《陇右近代诗钞》、李庆善《大金吊伐录校补》、霍旭东《历代辞赋鉴赏辞典》、赵逵夫《古典文献论丛》《先秦文学编年史》《先秦文论全编要诠》《屈原与他的时代》《屈骚探幽》《历代辞赋评注》、吴福熙《敦煌残卷古文尚书校注》、钮国平《孙子义释》《司马法笺证》 、 汪泛舟《敦煌僧诗校辑》、王震亚等《敦煌争讼文牒辑释》、谭蝉雪《敦煌婚姻文化》、胡大浚《唐代边塞诗选注》、伏俊琏《敦煌赋校注》《敦煌文学概论》《人物志研究》、郝润华《〈钱注杜诗〉与诗史互证方法》《六朝史籍与史学》《鲁通甫集》、李占鹏《宋前戏剧形成史》《汪廷讷集》、漆子扬《邢澍诗文笺疏及研究》《甘肃古典文献论稿》、王锷《三礼研究论著提要》、杨晓斌《皇越春秋校注》、丁宏武《葛洪论稿》、杜志强《兰陵萧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许琰等《兰州文学文献》,还有古籍所全体老师参加编写的《十三经辞典》之《仪礼辞典》《周礼辞典》等。
★ 整理出版甘肃地方古籍文献五十余部,代表性著作有李鼎文整理的《李于锴遗稿辑存》《(李鼎超)陇右方言》、钮国平整理的《(李恭)陇右方言发微》、路志霄《笠云山房诗文集》、杨效杰《谏垣存稿》、霍旭东《权德舆诗集》《权德舆文集》、赵逵夫《张康侯诗草》、伏俊琏《酒泉宝卷》、郝润华《李翱诗集》《李益诗歌集评》、王晶波《二酉堂丛书史地六种》、胡大浚《梁肃文集》、尹占华《令狐楚集》、李润强《牛僧孺研究》、漆子扬《张澍诗集校注》《韩定山诗文集校释》、张科《西北考察日记校点》、杨晓斌《西北历程校点》、杜志强《赵时春诗集》《赵时春文集校笺》等。此外,还有古籍所主编、全体人员参编的《甘肃古迹名胜辞典》《续通鉴纪事本末》《西北行纪丛萃》《甘肃文献总目提要》,尤其赵逵夫、漆子扬主持编写的《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甘肃卷》等在学术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被誉为甘肃地方文化的百科全书,郝润华主持的《甘肃文献总目提要》被誉为甘肃省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本所自成立以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9项,其中重大项目2项,教育部高校古委会项目32项,获得教育部、各类科研课题及各类科研奖数十项。郭晋稀先生《声类疏证》曾获教育部首届社科奖二等奖,该届甘肃获奖仅此一项。近年来,在甘肃省社科奖、甘肃省高校社科奖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2010年,赵逵夫、杜志强分别获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2011年,漆子扬、张科分别获甘肃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2年,郝润华、杨晓斌分别获甘肃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3年,郝润华、张科、杨晓斌、丁宏武分别获甘肃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杜志强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二等奖,漆子扬获甘肃省第十届优秀图书二等奖,丁宏武、杜志强分别获甘肃省高校社科奖一等奖、三等奖;2015年,甘肃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文学院共获奖7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其中古籍所3项,丁宏武、张科分别获二等奖,漆子扬获三等奖。2015年,《甘肃文献总目提要》获甘肃省第十一届优秀图书二等奖。另外,研究生、博士生曾先后有13人获教育部高校古委会中国古典文献学奖学金。
★ 古典文献学专业以古籍所为依托,在经济落后,条件艰苦的环境中始终秉承彭铎、郭晋稀、李鼎文、李庆善、路志霄、霍旭东、赵逵夫等老一辈学者良好的学术传统、严谨的治学风格、高尚的为人品格,培养了一大批古籍整理研究人才。著名学者朱庆之、伏俊琏、雷汉卿、郝润华、王晶波、王锷、李润强、杨晓斌等都先后在古籍所从事教学研究工作,马建东(天水师院教授)、韩惠言(《读者》集团副总)、蓝甲云(湖南大学教授)、雷恩海(兰州大学教授)、王志鹏(敦煌研究院研究员)、马智全(甘肃简牍研究保护中心副研究员)、张存良(甘肃简牍研究保护中心副研究员)、马婧(中华书局副编审)、孙巧云(浙江师大副教授)、巨虹、(甘肃省社科院副编审)等学者都先后在古籍所研修学习,对研究所的发展建设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