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6日15:38分,央视CCTV10科教频道播出了《中国影象方志·甘肃卷·武山篇》大型电视纪录片,系统报道了悠久厚重的武山历史文化,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所所长漆子扬教授接受采访,解读了片中涉及的有关武山历史文化。
在中国,有句话叫“国有国史,地有方志,家有家谱”,国史、方志、家谱,这些典籍资料共同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奋斗史。而地方志承上启下,记录了各地的历史变革、文化传承、地理风物、风俗民情等,形成了独特的方志文化。
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是由中央电视台录制的大型文化影像工程,旨在用影像记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用镜头见证中国梦的实现。以地方表达中国,从中华文明演进和历史发展进程的角度,深刻解读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讲述生动传奇的地方故事,展示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领略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充分展示改革开放、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沧桑巨变,揭示中国传统文化根脉,凝聚中国力量,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将从中华文明的角度解读地方志、从地方志的角度彰显中华文明,以局部展示整体、以地方表达中国,从而为时代讴歌,为人民立传。
《中国影像方志》将以我国行政区划中的县和县级市为拍摄主体,每地1集、每集40分钟,计划摄制2300集以上。 而《中国影像方志·甘肃卷·武山篇》是整个计划中的第409集。武山县位于丝绸之路的渭河流域,属于中华文明发祥地区之一。
省政府文史馆研究员漆子扬博士是土生土长的武山人,多年致力于家乡文化的研究。他认为武山县傅家门遗址出土的人面鲵鱼纹彩陶瓶纹饰是伏羲人面龙身形象的拟人化表现,说明早在5500多年前的陶器时代,武山龙川河河谷已有先民繁衍生息。考古队在傅家门遗址还发掘出中国目前最早的可有S型符号的甲骨,漆子扬博士认为这一符号暗合伏羲先天八卦阴阳太极图,表现了先民对称思维意识和追求灵动的向往。同时表达了自己对地方民间艺术形式旋鼓起源于娱神祭祀的思考。
节目播出后,在武山引起了人们空前关注,对宣传“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具有积极助推作用,也是加强文化自信,讲好甘肃故事的具体表现。
当你离家远去,家变成了家乡,漂泊的心便会百般牵挂、魂牵梦绕。家乡是一幅幅记忆的画面、是母亲温暖的笑容、是一缕缕喜悦与感伤。
《中国影像方志》由古至今、由远及近,展现每个县独具特色的的传统文化,记录中华民族勤劳质朴,聪明勇敢的伟大实践,讴歌当代中国人的奋斗精神……
Copyright©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登陆
陇ICP备17000462号-1